
2019年双创中心优秀管理员发言
- 2019-12-30 09:49
- 来源:
各位领导、各位老师好!我是来自商学院的屠海良,从2014年9月来到浦江学院已经有6年了。商学院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创新创业,从刚开始的鼓励老师和学生全民参与,到后来的重点培养有创新创业意向的老师,到现在的更多地结合专业建设展开的自发行为。但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老师,我们是从来没有放弃过的,因为老师面对的永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,当他们有更高层次的成长需求时,老师们不忍拒绝。现在分享一下四个感受。
第一,创新创业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切入口。应用型本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四个,分别是:知识应用能力、实践动手能力、岗位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,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这四个能力的高层次能力,如果能以此为切入口,可以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学生。举个例子,我们有一个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同学,他有两个爱好,分别是学生活动和做点小生意,最后开始大面积旷课。后来找到我们要求辅导创业项目,一口给拒绝了,明确告诉他创新创业要有基础,起码学习要过关。今年又找来了,我就问他:考试能及格吗?该同学说:60分不是我的目标,我们要考得更好。就这样再开始项目辅导,并且在辅导过程中尽可能结合专业知识展开,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基础的重要性,要不然创业项目是走不远的。
第二,创新创业是培养优秀学生的关键抓手。一个学校的品牌建设,除了考虑就业率之外还需要优秀校友的支撑。我们有个学生,是同学们眼中所谓的”大牛“,学习成绩冒尖,实践动手能力也很强。但是同学们不知道的是,这个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做创新创业项目,而且每周找老师辅导一次,一个学期没有间断,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始请老师推荐相关书籍和推荐相关活动,到最后可以拿着项目去参加南京市政府组织的创新创业比赛,还试着拿项目去融资。这个学生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,”上课的时候,我会想想这个知识点与我的项目有什么样的联系“。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一点,创新创业训练和好成绩并不矛盾。事实上恰恰相反,一个优秀的学生正是因为能够平衡各方面的事情才会真正变得优秀。所以,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去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学生,让他们不断去获得成果,最后成为浦江学院未来的骄傲。
第三,创新创业是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方式。前两天开班会的时候,和班级同学开玩笑,问大家:学期末了谁学得更好?有同学会认为是学委,其实正确答案是老师。试想一下,老师不仅仅要透彻理解课程知识体系,而且还要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获取感悟,最后还能出一张试卷,能学得不好吗?其实,教是最好的学!将这点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,就会发现,我们在项目辅导的学生往往相比而言更加优秀,因而他们提出的问题更难回答,对辅导老师的要求会更高,自然而然老师的能力也会得到逐步的提升。因此,老师不仅仅收获了成就感,还获得了自身的成长。
第四,创新创业与”工本位“有着紧密关系。我们学校的”工本位“理念,全称是”工作本位“,这里的”工作“用英文表达是work不是job。job是专指职业的,而work是泛指为了达成一定目标的努力行为。因此,对学生而言不管学业还是职业或事业,都可以叫做work,即我们的”工本位“。以此为逻辑,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,当要达到目标获得成果时我们是不是在创”业“,当我们想办法以更好地方式达成目标时是不是在创”新“?因此,创新创业与”工本位“理念的实施有着紧密关系,而且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该有创新创业精神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Copyright © 2018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14022341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京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励学路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