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创新团队
创新团队
天隼聚英团队凭借着优异的学术作品“室内无人机”和出色的团队表现荣获“正大雏鹰杯”课外学术科技决赛的一等奖。团队成员由汽车工程学院丁志斌、刘香义、刘丰齐、经喆以及工商税务管理学院申晓婷组成。
为适应复杂而又狭小的室内环境,室内无人机利用惯性测量系统和超声波探测模组实现自助飞行避障。声呐避障模块兼容光流定点模块,进一步优化算法,已达到室内稳定飞行、室内敏捷避障、室内自主飞行的效果,并将进一步开发系统。室内无人机在生活中应用广泛,例如在消防方面,可以勘察室内环境的火灾情况并且可安装灭火器灭火,对救助人员提供帮助,减少伤亡,提高救助效率等等。
团队成员参加科技类比赛获奖情况:
校级循迹小车比赛一等奖
校级纸制称重比赛一等奖
“正大雏鹰杯”双创大赛课外学术科技大赛一等奖
第九届华东区CAD二等奖和三等奖
第十届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
2019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“软银机器人杯”二等奖
他们有的相逢于比赛,有的结识在学生会、科技协会,专业不同年级也不同,因都热衷于无人机,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“天隼聚英”团队。团队负责人丁志斌统筹安排与协调,刘香义绘制CAD图纸,刘丰齐拼装组建模型,经喆编写C语言和程序代码,申晓婷操控无人机。
一有空闲时间,团队成员就聚集在汽车实训基地进行讨论,忙碌而又充实。两个多月的备战,他们认识到“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统一,能更好的促进知识的理解,有利于学习的跟进”,收获了“充实人生经历,丰富大学生活,增加社会履历,提高自己工作竞争实力”,意识到“参加比赛获得更多的是快乐,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心最重要”。
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
结果完美少不了背后的艰辛。谈及此次比赛准备和制作项目作品遇到的困难时,丁志斌表示此次无人机的代码中还有许多未了解的,在安装模块的时候会所想的与实际不符,在采购制作无人机的材料的时候,遇到买来的材料无法使用的情况……
如何解决的呢?在代码问题上,经喆坦言道:“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,针对问题的代码实行逐一攻破,当前思考从哪一个代码优先解决。如果在一些复杂代码问题上无法进行,会考虑重新做一个运行器。”在采购的材料问题上会去考虑与卖家沟通,解决材料问题。
“参加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上,很多高校队伍硬件设备比我们的好,却飞不起来。但看到我们无人机成功地平稳运行,内心是很窃喜的。”
Copyright © 2018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14022341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南京
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湫街道励学路9号